电磁场测定仪从几十年代以来,有了飞速发展,使磁通密度的测量误差可达到10-6~10-7量级,量限则扩展到10-15~10特;随着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, 超导量子干涉效应等各种新的物理效应的应用,为生物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手段。 电磁场测定仪的自动化程度提高,并具备数据处理功能,可直接用于监测生产中的动态过程,控制产品质量。可测量超导磁体产生的十几特的强磁场。
对宏观磁场和磁性材料进行磁学量测量的仪器,通常按测量对象不同分为两大类。
一、用于测量磁化强度、磁化曲线、交流损耗等磁性材料的特性,例如爱泼斯坦仪等,但所能达到的准确度,受到材料样品的尺寸及磁特性等因素的影响,由于磁性材料的应用极为广泛,使用的更为普遍。
二、用于测量磁通密度、磁通量等表征磁场特征的物理量。典型仪器有磁强计、磁位计等。工作原理可分三种:
1、根据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,由感应电动势求出磁通的变化,再导出各种待求的磁场量。
2、利用磁致物理效应来测量磁通密度,对静止的或变动的磁场量均适用,准确度可达10-3~10-4量级。
3、是利用磁的力效应,用于测量地磁场强度和检验磁性材料。